13號死神(Death)

侯俊明 | 害怕死亡

與幾位朋友討論死亡,有人說在追理真理的過程中,能透過理解自然而減少對死的恐懼;有人說仰望星空就像凝視死亡,已經死去的星星還在眼前閃耀著,那到底是死了沒;有人說死亡太過可怕,需要無視它才能好好活下去…。〈死神牌〉最讓人恐懼的是肉體的毀滅,自我的消失;人在出生時就步向死亡,一生中會不停的練習著面對它。從生活中結束的事件、物品的毀滅、模式的消失、關係的終止…。我們身不由已的接受它,然後想辦法的幫自已CPR,這是漫長且艱苦的,但總在這個苦楚裡了解到些什麼,而產生轉化的動力。
腐爛過後的,是最好的養分。

| 基本 |

◆ 水元素
◆ 占星:天蠍座(火星守護,最激烈的行星能量處在生命最低層的形態,帶來原始的衝動)
◆ 希伯來字母:Nun 魚 (魚在希伯來人的文化是生命的象徵,因為一次的生產就是成千上萬,而一旦死亡,腐敗的特別快且腥臭,所以這字也有腐爛的意思,當一隻魚在水中死亡之後,就變成其它魚的生命能量;死神牌既是死,也是生。)

『ננ』,這個字母象徵著魚(沒有體溫以及跟陸上生物截然不同的呼吸系統的生命體,※看起來就像是沒有呼吸),同時也意味著死亡與冥府,這個字母的重複兩次出現,具有強調的意味,代表死亡之後仍有延續的生命形式,最後出現的字母是『ו』,它象徵著木釘,接合與固定之物,也代表著紮根、與大地深深聯繫。資料來源

◆ 人生階段:快死、剛死、正在死、死完了
◆ 生命之樹:24號 = 連接6號tiphareth內心之美 <-> 8號hod理性(轉變與轉化;明顯的轉變)
◆ 關鍵字:結束、停滯、轉變、即將新生

| 偉特 |

◆ 骷髏
◆ 白薔薇
◆ 白馬
馬在聖經中是代表武力和戰爭。約翰在此所見四匹馬的異象,和先知撒加利亞所見的相似,顯然是有密切的關係。那匹馬和騎馬者,是從神那裡出來,要到世界來審判。古時羅馬帝國的將軍在凱旋時,都要騎上白馬,乃是表示他們必然的得勝。所以這裡提到騎白馬拿著弓的人,就是表示一種必然迅速的勝利。茲將四匹馬之解釋要義分述如下:

① 白馬:代表勝利。有人認為白馬和騎者,是指基督的勝利,因為這裡與十九11節之騎者甚為相同。但這裡所說四匹馬,均與神審判世人施行的災難有關。白馬且是單騎出現,有弓無劍出現,而在十九章所說的基督是作萬王之王,王主之主,口有利劍,手有鐵杖,並且眾軍都騎白馬跟隨,祂來開始是在地上為王的。可見其前後二者的任務和地位,是顯然不同的。另外六2節之騎者,只戴一個冠冕,是指勝利者的冠冕。但在十九12節之騎者,是戴許多冠冕,是指王者的冠冕,可知這裡的勝利者不是基督。有人認為這騎白馬者,就是那敵基督者。牠是末後假基督的顯現,是一種得勝軍國主義的領袖。牠的手拿著弓,在地上發動冷戰,並與冠冕賜給牠。「趁人坦然無備的時候,用諂媚的話得國。」,牠便出來施行霸道為王。結果在為期七年的世界大災難期中,前三年半,牠出去勝而又勝了;及至後三年半中,牠又要取勝。以至遇見真基督騎白馬的出現,而被祂完全的戰敗了。這樣看來,騎白馬之前者是屬地的,後者是屬天的。到了那時,地上的人對於真假基督之分,才能認清了。
── 李道生《新約問題總解》

白馬在啟示錄曾提及兩次,另一次是在十九章11節,該處騎白馬者分明是萬王之王主耶穌基督。但六章2節的白馬,是在以後三匹馬之先出現的,騎馬者是否基督,抑是偽基督或敵基督,解經家意見不一。
首先我們要解釋的乃是“馬”的涵義和背景,“馬”是代表武力,約翰在此所見的四馬異象、和舊約先知撒迦利亞所見的近似,那些馬匹乃是從神那裡出來,在遍地走來走去,為神執行審判的任務。
羅馬帝國的將軍均騎白馬,表示得勝和高貴。當戰勝歸國在各地作凱旋遊行時,他們的軍車也用白馬奔馳。所以在這裡說那騎馬的“勝了又要勝”。又說“騎在馬上的拿著弓”(沒有說有箭),一題到馬與弓,羅馬人就很自然地聯想到羅馬帝國戰無不勝的軍隊也曾被“帕提亞人”(PARTHIANS)所戰敗,因為帕提亞人是有名的弓箭手,也是騎白馬作戰的。紀元後62年,一隊羅馬兵曾投降帕提王亞“伏羅革色”(VOLOGESES)成為羅馬帝國歷史上唯一的恥辱。因此,“帕提亞人之射箭”,成為一種“最後勝利、每發必中”的代名詞。所以,顯然地,這騎白馬而帶弓的人,是表現一種“必然的勝利”,不過,到底是代表誰勝利呢?那一種勝利呢?下列是不同的解釋。

一、指基督的勝利,因為這裡與十九章12節有點相同,該處騎白馬者是基督,則此處騎馬者也應該是基督無疑。基督是得勝者,所以他勝了又要勝。
但是難題來了,這裡所說四匹馬,均與神審判世人所施行的災難有關,基督在十九章12節出現是作萬王之王、萬主之主,開始在大地上為王,與這裡所說騎自馬者的任務不同。
還有,基督在十九章12節出現,是口有利劍、手有鐵杖,天上眾軍也都騎白馬跟隨他,是十分威風的。但這裡騎白馬者有弓而無箭,無箭如何能作戰射擊敵人呢?而且他單獨出現,又與其他騎三匹馬的人地位相同。又根據撒加利亞書所載,他們是從神那裡出來的僕人,為神完成任務的,但十九章12節騎自馬的基督則為萬主之主,可見二者顯然不同。
還有,這裡騎白馬者所得的冠冕,原文是在運動場比賽獲獎時的“勝利者的冠冕”,原文為(STEPHANOS),司提反即此字,該種冠冕用鮮花製成,數日後即凋謝而朽壞,但在十九章12節所說的許多冠冕。是用另一個字,該字原文為“王冠”DI-ADEMA,是指為帝王所戴的冠冕。從這兩個不同的冠冕觀之,便知六章2節那騎白馬者只是一個“勝利者”,並非基督。
既然這騎白馬的不是基督,那麼是誰呢!是哪一方面的勝利呢?以下是另外的兩個解釋:

二、是一種不用武力的勝利。有弓無箭,表示不用武力,但是“有力”,這種非武力的力量有時比武力可能獲得更大的勝利,所以說“勝了又要勝”,是兩種或兩次的勝利。
①可能是政治的勝利。在大災難開始之時,可能有一政治家,憑三時不爛之舌,說服全球各國的政府,彼此聯合,比現在的聯合國的聯合更聯合而有力。
②可能是宗教的勝利。不過不是福音的勝利,乃是一種混合的宗教勝利。這種宗教的混合,現在已經有了不少活動。

三、是假基督的勝利。假基督顯現的時候,使人十分困惑,因為他能行奇事,主耶穌也預言說,假基督與假先知能行大神跡與大奇事,所以無法能使人分辨到底他是否“基督”而受迷惑。因此假基督勝了又要勝,勝了信徒也勝了世人,人人都相信他。
等到真的基督出現,與假基督作戰而戰勝時,地上的人們才可分辨誰是假基督,那時已經太遲了。
以上三說中的二、三說,均可採用。

── 蘇佐揚《聖經難題》

② 紅馬:代表戰爭。紅色是流血的意思,有權柄給騎紅馬者,從地上奪去太平。牠有一柄大刀,為其工作的表現,就是作戰的兵器。顯然地牠是發動戰爭,使人彼此殘殺,甚至要毀滅人類。主耶穌曾預言到末期,民要攻打民,國要攻打國。那時人要把你們陷在患難裡,也要殺害你們,他們也要彼此陷害。如此可怕的戰爭就在這個時候。我們可以推測,是因那戴著冠冕的騎白馬者,牠必先以大規模的殺人流血,獲得短期的勝利。繼之,以後騎紅馬者出現,就必再打殺人流血戰爭,而形成國家社會人類紛亂不安,世上太平全被奪去。

③ 黑馬:代表饑荒。黑馬是有恐懼的意思。騎馬者手裡拿著天平,表明其實施配給制度,要用以稱面和大麥,按人口售糧。如先知以西結說:「他們吃餅要按分兩,憂慮而吃,喝水也要按制子,驚惶而喝。」,其饑荒情形是一樣的。一升麥子是一個人每天所吃的分量,一錢銀子是一個人一天工價,只夠買一天的糧食。至於油和酒,不可糟蹋,更顯缺乏和昂貴。這些麥子和大麥,油和酒,皆是日用的食物,在饑荒中使人得來不易,是證明生活十分困苦。但神在災難中,對這騎黑馬者的工作仍加限制,使人雖遇嚴重饑荒,仍然不至全缺糧食。這油和酒不僅是供人食用,且有醫治疾病之效。所以極為寶貴,禁止踐踏,更是顯出神的憐憫,豐富的恩典。

④ 灰馬:代表死亡。灰色是將死之人的面色,極其難看。這騎在馬上的名就叫死亡,他要殺害人的肉體。那些被殺的人都要到陰府隨著他,為要收留他所殺之人的靈魂。人將用刀劍、饑荒、瘟疫,和野獸這四樣大災而被殺害,置於死地,其數目要達到地上的四分之一。是以表示這宗災害乃全球性的,不過只是四分之一受害,可知騎灰馬者毀滅的行動和程度,也是有限制的。

上述四匹馬的審判,乃是大災難的起頭,末期還沒有來到。但這四匹馬與騎馬者,在曆世歷代以來,預言其行動和作為,無非曾有屢次局部的應驗。至於最後完全的應驗,則定準是在世界的末日。那就是耶穌在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,再來實行審判的時期了。
── 李道生《新約問題總解》
資料來源

◆ 騎白馬者

問:啟示錄六章二節:「我就觀看,見有一匹白馬,騎在白馬上的拿凓弓,並且有冠冕賜給他,他便出來,勝了又要勝。」指誰?
答:神的兒女對於此點,意見頗為紛歧。最普通的有三種見解:(一)基督。祂現在開始審判,與啟示錄十九章十九節者相同;(二)敵基督。這是照馬太福音二十四章的秩序而看。白馬、紅馬、黑馬與敵基督、爭戰、饑荒相反;(三)福音。今世長期間福音的得勝。講解這些聖經,實在不能絕對的斷定。我們自己所見得到的,就可以信,但切不可武斷的以為別人的都是錯。如果不是有靈性上的關係,對於解經方面,總當抱自己所知者為有限的態度。 ── 倪柝聲
資料來源

◆ 河流
◆ 洞穴
◆ 蜿蜒的道路
◆ 朝陽
◆ 雙柱

| 托特 |

◆ 蠍、蛇、鷹代表了腐敗三形態
蠍:早期的自然觀察者認為,蠍子身陷大火中時,會因為極度絕望而用尾巴上的毒刺蟄向自己自殺(當然現代的科學研究者已經證實蝎子並不會死於自身的毒素),而這正代表腐敗最初形態,當環境的壓力變得讓人難以忍受,我們會開始因為某個事件刺激而開始改變
蛇:腐敗的中間形態,代表的是「生與死的法則」,它在生長過程當中周期性地經歷「死亡」蛻皮然後再生
鷹:代表超越物質固體形態的更為純淨的元素形態,比如氣體或蒸汽
◆ 動態的死神:死亡與結束會釋放生命的動能,就像人一但面臨危機,很容易能激發出潛能,腎上腺素激增就是這樣,或像是工作遇到dead line,速度與效率就是特別的快一樣;也像有些被醫生宣告剩下一些時間的人,往往會在這時候更用心的「活著」

| 實占重點 |

◆ 結束後的靜止期,無變化無進展
◆ 結束態勢,但未全部終止,還有後續
::部份內容來源

| 感情 |

◆ 巨大改變後的結束的狀況(交往、分手、結婚
◆ 靜止的,延續過去的關係

| 與它牌的關係 |

◆ 愚人:死神頭上紅羽毛相同
◆ 女祭司、節制、月亮:同雙柱
◆ 皇后:同一條河流;死後回歸自然而後再生
◆ 皇帝:被擊倒的國王,小我的崩潰
◆ 教宗:信仰的價值,幫助超越恐懼,也指權力在死亡面前無價值
◆ 戀人:性高潮與死亡的連結
◆ 力量:同一少女
◆ 太陽:同一小孩

| 創作 |

◆ 對生命與死亡的態度與觀念
◆ 絕望中帶著希望
◆ 靜止
◆ 肅穆
◆ 緊張
◆ 顏色:黑、白、黃

| 內容持續更新中  |

發表迴響